原标题: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扬州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为更好发挥扬州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综保区功能,以产业规划为引领,统筹全市域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一批旗舰型、龙头型项目入区发展,加快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专业产业园区。鼓励各地符合综保区产业定位的加工贸易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向综保区集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综保区内外联动发展。积极引导本地区符合综保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的企业入区经营,实现产业发展的集中整合。各招商引资牵头单位要积极向综保区“点对点”倾斜资源,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区项目引荐力度,精准推送适区项目信息。扎实抓好“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低效厂房”清理整治,提升综保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扬州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二、做优做强保税物流贸易。支持综保区国际贸易分拨和集拼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分拨以及国际转口贸易。鼓励全市外贸企业利用综保区开展进口分拨和出口集拼业务,推动全市企业进口大型设备、大宗货物利用综保区平台清关结算。鼓励综保区内保税物流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和进出口商品品类,提升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和辐射能级。〔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扬州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三、推动新业态提质扩量发展。充分利用全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及综保区1210业务功能,加快招引一批1210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及菜鸟仓、抖音仓等业务合作,建设区域跨境商品物流中心仓,积极探索综保区1210出口海外仓模式实施落地。鼓励企业在综保区内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开展飞机、船舶、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保税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生物医药、信息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保税研发、保税检测维修业务。鼓励利用“保税展示交易”“促进文物回流”政策,在综保区开展高端装备、进口文物、艺术品等保税展示业务。(责任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文广旅局、生态环境局,扬州海关、国金集团)
四、支持综保区与口岸联动发展。推动综保区积极链接扬州港、扬泰国际机场等口岸资源,实现综保区保税功能与口岸物流功能的高效叠加、业务拓展。支持综保区区域物流集散节点建设,强化与市内产业的协同互动,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支持申请肉类等进境商品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协同推进扬泰国际机场专营货运航线发展,探索在综保区设立“前置货站”,推进舱单分拨、城市货站等业务开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交通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海关、扬州港、扬泰国际机场)
五、鼓励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省)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区内企业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全面提升综保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申报国家技术类奖项以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中国专利奖、发明专利(原创)、实用新型专利(原创)等,申创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管理体系认证资质,并按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在综保区落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完善通关便利化措施,简化进出区管理,全力推进“互联网+海关”建设,提升“单一窗口”申报业务覆盖面,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加快落实各项创新监管政策,优化综保区检验检疫作业模式和流程,简化生产用设备解除监管手续,持续优化账册管理模式、境外退运货物监管。全面落实货物按照状态分类监管机制,灵活运用“分送集报”等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对境内入区的不涉及出口退税、不涉及贸易管制证件、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物品,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责任单位:扬州海关)
七、支持开展改革创新试点。鼓励综保区率先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的创新举措,并结合发展实际进行叠加、集成和创新,形成具有扬州特色的典型案例。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更多贸易投资便利化、监管便利化举措在综保区试点实施,积极为区内企业争取政策先行先试提供便利。对改革创新经验被国务院或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部委或省政府发文推广的,每项分别给予奖励。(责任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海关,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扬州市分局)
八、加大政策创新集成力度。进一步整合市、区两级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政策,集成有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综保区发展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贸易、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租赁和跨境电商等业态。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制定政策实施细则,对保税业态发展、制度创新以及获得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海关AEO高级认证资质的企业,明确奖励扶持标准,确保落地落实。(责任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市财政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扬州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扬州市分局)
九、创新综保区管理机制。成立专业化运营公司,统一管理综保区内土地资源和厂房、仓库等固定资产,健全管理、招商、建设、运营等工作机制,推动综保区提档升级、争先进位。探索建立商务、海关等部门专业人员到综保区交流任职的通道,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服务队伍。支持综保区加强与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等单位业务联动,建立集群服务组织和产业服务体系,提升综保区运营系统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责任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扬州海关)
十、建立健全协作联动机制。各相关单位围绕综保区功能需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建立定期会商工作制度,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构建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为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扬州海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强化政策解读和宣讲培训,扩大政策知晓面,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扬州市分局、国金集团)
来源:招商网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