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能落下来,从来不是偶然。
全年数百天奔波,熬夜写方案、追进度、跑部门......
也许,一年接触几十个项目,到头来只有几个在跟进。
政企意向明确,却因审批节奏没跟上、服务细节没到位,眼睁睁看着企业转身去了邻省。
还有的时候,企业意向本地,但园区规划不合理,只能遗憾错过。
明明全力以赴,为何总是与项目失之交臂,难以落地?
除了外部因素,也需要我们从内部找答案。
01 规划错位 无法承接
我们追本溯源,先从规划问题说起。
不少园区,产业定位模糊,盲目跟风。
新能源热了就建新能源园区,生物医药火就纷纷招引生物医药项目。
可偏偏忽略了根本:本地有没有产业链基础?上游原料供不供应得上?下游市场能不能接得住?
之前,有家企业就是冲着某地“新能源产业园”去的,结果却发现本地配套全无,最终还是迁到了长三角。
园区建设也常踩同一个坑:先盖楼、后招商。
图纸画得够气派,道路修得够宽阔,可企业真要落进来才发现:层高不够、荷载不足、产线根本摆不开。
产业规划和载体规划没有做好,园区缺乏核心竞争力,项目自然难以落地。
更深一层问题,不少地方给予的产业扶持,几乎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解决方案。
既没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搞差异化,也没盯着企业的痛点给支持。
比如,招引生物医药企业,项目方更加看重“临床试验场地”“药品审批绿色通道”,而有些地方仍然还是老一套。
如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高精尖企业更加看重综合配套能力,往往提出“检测平台+人才公寓+研发补贴”的复合需求。
如果地方还是用同一套扶持方法,企业需求得不到满足,怎么能落地?
02 专业短板 韧性不足
当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万亿级新赛道不断涌现,对招商人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得懂政策、熟产业,又得会沟通、善谈判,还得随时保持探究与学习。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招商人,也常感到力不从心,知识储备更新的速度,总追不上产业迭代的脚步。
面对高精尖项目时,开展专业对话难免吃力,判断真实价值与落地可行性时心里也没底。
有些招商人,对企业有什么、要什么、能带来什么搞不清楚,对本地有什么、要什么、可以做什么也不明白。
需求说不清,本地优势了解不系统,总是停留在区位、产业链等宏观层面。
一旦企业,往深追问细分领域与配套支持,就一时间答不上来,更别说能洞察到落地的堵点了。
举个例子,听起来惊讶,却很真实,一家外资企业共列出来1000多个需求。
但是招商团队没放弃,逐个拆解问题、一步步推进,企业看到了投资优势与发展前景,最终项目落在了本地。
事实上,只有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基础上,项目落地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在项目跟进环节,往往更考验招商人的韧性与耐心。
有时在推进过程遇到困难,或者一两次谈不拢,就被搁置,转向其他项目,白白浪费了前期的功夫。
由于跟得不紧、服务不到位,让企业感到诚意不足,也会错失合作机遇。
03 部门协同 服务不准
项目从接触到落地,就像一场跨部门、跨层级的“接力赛”。
往往需要经规划、环保、国土、消防等十几个部门审批,流程一环扣一环。
可是,部门之间往往缺乏高效衔接,“你推我挡”成了常态。
国土部门说“土地指标没下来,无法供地”,规划部门说“设计方案不符合城市规划,不能审批”,环保部门说“环评报告不达标,不能通过”。
而有些企业,投资往往很着急。
比如,食品企业要赶在“春节旺季”前投产,装备制造企业要赶订单交付期,审批太慢,企业等不起,自然选择撤资了。
之前,有个新能源项目,企业对某园区的各项条件都非常满意,有意向入驻。
然而,由于一些审批拖了3个月,就在这段时间里,邻省的园区抓住了机会,以更快的响应速度打通了项目堵点“截了胡”。
除了审批效率,园区服务也直接影响项目落地意愿。
不少园区,虽承诺“一站式服务”,但企业实际接触到的,往往还是“半程服务”。
注册要自己跑,承诺的“专人对接”,遇到环保验收等专业问题,招商人要么不懂流程,要么协调不动部门。
在落地前,各种事项始终卡壳。
之前,听到为了推动项目成功落地,有招商人提前在环评批复、行业认定上与各部门做了详实调研核对,还联合中国电子协会、半导体协会做出了环保、安全分析报告。
还有,招商人洞察到企业老板子女有上学需求后,便从项目承接方案到幼儿园、中小学对接,再到周边房价,都逐一梳理并落实,项目也落地了。
企业落地难,难在“部门衔接”不畅,也难在前期“服务精准度”的不足。
唯有打通内部流程、强化跨部门协同、提升服务的专业性与响应力,才能真正把好项目接得住、留得下。
最后
项目落地难,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卡壳。
顶层规划上,容易跟着热度走,建园区先盖楼再想招商,到头来企业产线摆不开。
新赛道涌现得快,专业能力总追不上,跟进项目韧性不足,眼睁睁看着线索搁浅。
更难的是,跨部门审批环节多,部门间衔接不通,再明确的意向也抵不过漫长的等待。
这些卡点,让本能落地的项目,一次次擦肩而过。
招商不仅是引项目,更是拼服务、拼响应、拼系统作战能力。
真正站在企业角度,打通内外流程、做实专业服务,才能让项目愿意来,落得下。
来源:招商网络

全部

招商资讯

载体信息

产业园区

优惠政策

研究报告

项目播报
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
2024-12-30罗永浩和西贝吵的“预制菜”,背后是一个千亿产业
2025-09-17只做收租和物业,园区厂房永远填不满
2025-09-16就在广州,快扩散!事关招商体系化,先与懂的人聊起来
2025-09-12全国首设“人工智能局”,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025-09-11好项目是挖出来的,往哪挖?怎么挖?
2025-09-11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09-10无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09-10无锡市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09-10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宠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