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做出调整。
不合规政策全部清理,企业选址逻辑也改变了。
有地方观望“老办法不灵了”,有的地方已经在用新打法了。
跨区域联合招商,区县间共享考核成果,“一盘棋”统筹项目信息,不再你争我抢。
从企业对接到项目落地后,地方的招商服务也更加系统化。
这场转型,考验的不仅是招商人的专业度,更是区域发展的长远眼光。
01 合规招商促长远
以前,不少地方陷入“招进来-流失-再招”的恶性循环。
企业租期到了就搬走,园区再接着招新的企业,新企业租期到了又走。
自《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以来,招商工作从理念到实践都有了变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政府行为尺度也更加统一。
8月底,各地都全面清理了一些不合规的招商政策。
无论是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承诺,还是超越权限的“口头保证”“隐性返还”,甚至一些从未公开的文件,都被纳入审查范围。
这意味着,招商不用再纠结于短期奖补的“内卷”,反而能沉下心来做更长远的事。
招商工作,更注重项目落地前的研判,严格地把控企业资质与产业匹配度,更深入区域本身的承载能力。
前不久,分析了今年企业选址的趋势,明显感觉到变化:
企业选址决策周期,平均比之前多了整整一个月。
不再只看规模扩张,反而更“抠细节”“算成本”,认真衡量园区载体条件、产业配套完整性、供应链成本与市场半径。
实践表明,真正想要扎根投资的企业,首先考量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其次是资源禀赋与市场空间,最后才是地方的支持。
大企业更看重全国战略布局中的位置,中小企业虽对扶持敏感,但长远发展终究离不开扎实的产业土壤。
现在来看,靠合规、透明、可持续服务吸引来的企业,才更有可能与地方形成长期共赢。
招商工作,到了拼服务、拼配套、拼产业生态的时候了。
02 联合招商破竞争
在新形势下,我们看到已经有不少地方做出了改变。
不再是“你争我抢”的同质化竞争,而是走向错位发展、有机协同的新阶段。
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开展“联合招商”。
针对某一地已经形成规模的产业,其他两地便围绕这个产业跨区域强链、补链。
各自拿出优势,共同绘制区域整体的产业地图和需求清单,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相互补位。
相当于三个地方,互相开放了企业资源库,实现资源互通、机会共享。
跨区域联合招商的优势显而易见,整合各方资源、放大各自长板,让项目落地更快速。
这就像一辆汽车产业上万个零部件,单靠当地难以实现八成的本土配套,这时与相邻地区开展联合招商,补全产业链就是共赢。
除了跨区域联合招商,各地区县也在探索合作共赢之道。
济宁创新招商考核机制,A县引来的项目若因客观原因落地B县,两地可共享考核成果。
青岛推行“首谈首报”制度,由市一级统筹项目信息,避免区县间重复接触、内部消耗。
广州的经验也值得关注,成立了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组建“市投发委办+国企+区”联合的招商团队。
这样一来,打破各自为战的招商壁垒,集中力量紧盯重大项目,真正做到全市“一盘棋”。
招商引资,拿互补代替竞争,用协同避免内卷,才能撑起更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
03 招商服务提效能
现在,各地对招商服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项目落地前,比拼的是懂企业的精准度。
某地在对接一家外资企业时,由于行业特殊性,敏锐察觉到企业对环保准入的顾虑。
招商人就当场拨通环保局的电话,确认生产工艺环保标准,精准回应企业关切。
还有的地方,在走访企业前摸清需求,再带着对应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前去,做到走一趟就有一趟的效果。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最忌流于形式的“花架子”。
我们看到,不少地方政府主动求变,采用线上审批,但数字化不一定能落到解决问题上。
有些审批流程依然缓慢,流程卡在“线上办理中”,七八天出不了结果,反而更让企业着急。
反观有的地方,用一张进度表做好跟进。
每个项目都备注着进展情况,未办的打叉,办结的打钩。
哪些问题没办结,下一步要怎么办,市领导逐项过问,责任到人,下次会议还追问。
项目落地后,把握好服务分寸是关键。
过去怕企业有需求没回应,一年跑几十次调研,反而成了企业负担。
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明确要求,走访企业必须报备,不随意打扰企业生产。
但不打扰从不是不服务,企业需要上下游配套,政府就要主动补链强链。
比如,合肥为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系统梳理出上下游配套企业200余家,开展精准招商,甚至联动链主企业召开供应商大会。
技术型科创企业强在研发、弱在政务,那就在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方面默默补位,做到“无事不饶,有需必应”。
招商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陪着企业从落地到扎根的长跑,从落地前到落地后,各部门都要做好协同,服务好企业,力往一处使。
写在最后
以前招商,各地总盯土地、比政策,甚至搞“口头保证”。
如今,这一固有路径早已行不通,招商工作迈入合规透明的阶段。
企业选址也不再紧盯短期利好,而是更看重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产业配套、成本控制与营商环境。
区域协同发展成为趋势,各地从“单打独斗”走向“全市一盘棋”“跨区域联合”。
招商工作,是贯穿项目研判、落地与服务的全周期长跑。
唯有守住合规底线、攥紧协同拳头、做细招商服务,才能让企业扎根成长,实现地方与企业的长久共赢。
来源:招商网络

全部

招商资讯

载体信息

产业园区

优惠政策

研究报告

项目播报
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
2024-12-30招商引资,那些项目没落地的原因......
2025-09-18罗永浩和西贝吵的“预制菜”,背后是一个千亿产业
2025-09-17只做收租和物业,园区厂房永远填不满
2025-09-16就在广州,快扩散!事关招商体系化,先与懂的人聊起来
2025-09-12全国首设“人工智能局”,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025-09-11好项目是挖出来的,往哪挖?怎么挖?
2025-09-11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09-10无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09-10无锡市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09-10